
荷兰队为什么没进2018世界杯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舞台上,传统强队荷兰队的缺席让许多球迷感到意外。作为曾经的世界杯亚军和季军得主,荷兰足球的橙色风暴一直是国际足坛的重要力量。然而,这支拥有辉煌历史的球队却未能跻身2018年世界杯决赛圈,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荷兰队在预选赛阶段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在欧洲区预选赛中,荷兰队被分在A组,与法国、瑞典、保加利亚等队同组。整个预选赛过程中,荷兰队始终未能展现出稳定的竞技状态。尽管他们在主场战胜了强大的法国队,但客场输给保加利亚这样的弱旅,以及被瑞典双杀,直接导致了最终的出局。特别是最后一轮对阵瑞典的比赛,荷兰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由于净胜球的劣势,最终排名小组第三,无缘附加赛。
其次,球队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阵痛期。2014年世界杯后,荷兰足球黄金一代的球员逐渐退出国家队。罗本、斯内德、范佩西等核心球员虽然仍在队中,但年龄和状态都已大不如前。而年轻一代的球员如德佩、维纳尔杜姆等尚未完全挑起大梁,导致球队整体实力出现明显下滑。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使得荷兰队在关键比赛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第三,教练团队的更迭也影响了球队的稳定性。在预选赛期间,荷兰队经历了从老布林德到艾德沃卡特的教练变动。战术思路的不连贯,以及临场指挥的失误,都成为球队未能出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对阵保加利亚的关键比赛中,老布林德的战术安排备受质疑,直接导致了那场致命的失利。
此外,荷兰足球整体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曾经享誉世界的青训体系产出的人才质量有所下降,荷甲联赛的竞争力也在减弱。这导致国家队难以像过去那样源源不断地获得优秀球员的补充。同时,其他欧洲球队的快速崛起,如冰岛、瑞士等队的进步,使得欧洲区的竞争更加激烈,荷兰队的传统优势被进一步削弱。
从更深层次来看,荷兰足球的风格转型也遭遇了困难。传统的全攻全守打法在现代足球的高强度对抗下显得力不从心,而球队又未能成功转型为更务实的踢法。这种战术上的迷茫,反映在场上就是攻防两端都缺乏效率。
荷兰队无缘2018年世界杯,给荷兰足球敲响了警钟。这次失败促使荷兰足协进行深刻反思,并在青训、联赛、国家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努力在随后的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初见成效,荷兰队成功重返世界杯舞台。
荷兰足球的起伏告诉我们,即使是最成功的足球国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2018年世界杯的缺席,或许正是荷兰足球重新崛起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