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坚决清理俱乐部欠薪问题 中超联赛或面临缩编调整
近年来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欠薪问题日益严重 已对联赛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中国足协近期召开专题会议 明确表示将下大力气解决这一顽疾 并首次公开提出不排除通过缩减中超联赛规模的方式推动问题解决
欠薪问题已成职业足球毒瘤
据不完全统计 2023赛季中超中甲两级联赛中 存在欠薪行为的俱乐部超过10家 部分俱乐部拖欠球员薪金长达12个月以上 这种情况严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 侵害了运动员合法权益 同时也破坏了联赛公平竞争环境 足协相关负责人指出 长期欠薪导致球员训练质量下降 比赛积极性受挫 直接影响联赛竞技水平和观赏性
足协多措并举重拳整治
足协此次整治行动将采取分级处理方式 对存在欠薪的俱乐部设立三个整改阶段 第一阶段要求俱乐部提交具体还款计划 第二阶段核查资金落实情况 第三阶段进行最终验收 对于未能通过验收的俱乐部 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扣除联赛积分 取消转会资格直至取消联赛注册资格的处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足协首次明确提出 如果欠薪问题得不到根本性改善 将考虑缩减中超联赛规模 从目前的16支球队调整为14支甚至更少 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提高准入标准 确保参赛俱乐部的财务健康和运营规范
建立长效机制预防问题复发
除整治现有问题外 足协还将建立俱乐部财务监管系统 要求各俱乐部每季度提交财务报告 同时将球员合同纳入统一管理系统 实现薪资发放全程监控 足协计划与税务 银行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 对俱乐部资金流向进行跟踪监督
行业专家表示 缩减联赛规模虽然可能带来短期阵痛 但从长远看有利于提升联赛质量 日本J联赛在2000年代初就曾通过缩减规模成功解决类似问题 最终实现了联赛的良性发展
球员代表对足协的强硬举措表示欢迎 但同时也呼吁建立更完善的球员权益保障机制 包括设立职业足球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
此次整治行动预计将持续整个2024赛季 足协强调将坚持公开透明原则 定期向社会公布整改进展 中国足球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解决欠薪问题将成为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试金石
未来中国职业足球能否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既需要管理部门的决心 也需要俱乐部投资人的配合 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 只有多方共同努力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扰中国足球多年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