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洙谈中国足球现状 球员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 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中国足球近年来发展缓慢,成绩不尽如人意,引发了广泛讨论。近日,曾在中国执教多年的韩国名帅李章洙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足球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球员普遍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俱乐部的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足球的发展。
李章洙首先谈到了球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问题。他认为,中国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缺乏足够的职业精神,对待比赛的态度不够认真。许多球员在获得高薪合同后,便失去了继续提升自己的动力,缺乏对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相比之下,韩国和日本球员在训练中更加刻苦,比赛中更加拼搏,因为他们深知竞争激烈,稍有松懈就会被淘汰。这种危机感促使他们不断进步,而中国球员恰恰缺乏这种意识。
李章洙还指出,中国足球俱乐部的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近年来,中超俱乐部在引援和薪资方面投入巨大,引进了许多世界级球星,但国家队的成绩并未因此提升。他认为,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不可持续,俱乐部应该更加注重青训和本土球员的培养,而不是一味追求短期成绩。过度依赖外援不仅挤压了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还导致俱乐部财政压力过大,甚至出现欠薪等问题。
在谈到青训时,李章洙表示,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基层教练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年轻球员在成长初期未能接受科学的训练指导。其次是青训比赛数量不足,年轻球员缺乏实战锻炼的机会。他建议中国足球应该学习日本和韩国的青训模式,建立完善的梯队体系,增加青少年比赛的数量和质量,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多成长空间。
李章洙还提到了中国足球的管理问题。他认为,中国足协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缺乏连贯性,频繁更换政策导致俱乐部和球员无所适从。例如,外援政策的反复调整、U23政策的朝令夕改等,都给俱乐部运营带来了困扰。他呼吁中国足协应该制定长期稳定的发展规划,避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推动足球发展。
最后,李章洙对中国足球的未来表达了谨慎的乐观。他认为,只要能够正视问题,从青训抓起,提高球员的职业素养,中国足球仍有希望取得进步。但他也强调,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不能指望短期内看到显著成效。中国足球需要耐心和坚持,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李章洙的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点出了中国足球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球员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俱乐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青训体系不完善,管理政策不稳定……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了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足球从业者和管理者共同努力。只有从根本入手,脚踏实地,中国足球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