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联本赛季仅排名联赛第10,主教练阿莫林在夏季对阵容进行了大幅调整,其中将霍伊伦租借至那不勒斯的决定,引发了外界强烈质疑。这位丹麦前锋在新球队迅速爆发,近9场比赛独造9球,表现十分抢眼,与他在曼联时期的挣扎形成了鲜明对比。球员个人能力的突然释放,让曼联管理层当初的决定显得仓促且缺乏远见。
霍伊伦在那不勒斯和国家队双双建功,场均接近1球的效率,证明他具备顶级射手的潜质。舒梅切尔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支援体系是否到位。当霍伊伦得到像德布劳内和麦克托米奈这样的球员足够支持时,他的进球能力就能充分展现。曼联在引进库尼亚等支援型球员的同时,却选择放走霍伊伦,这种人员配置上的矛盾,暴露了俱乐部建队思路的不清晰。
更值得深思的是,曼联以7400万英镑高价签下谢什科,却放任霍伊伦离队。舒梅切尔直言,这一操作源于引援主管为“证明自己”的心态,而非基于球队的实际需求。俱乐部管理层各自为政,体育总监、主教练与引援团队目标不一,这种多头管理模式,直接导致阵容构建缺乏系统性,造成资源浪费与战术体系的割裂。
麦克托米奈作为青训精英,在意甲获得MVP的荣誉,与霍伊伦的爆发共同反映出曼联在人才评估体系上的缺陷。俱乐部更倾向于追逐外部的所谓“精致”球员,却忽视了现有球员的适配性与成长空间。两位弃将的闪耀,不仅是战术层面的损失,更折射出俱乐部在文化建设上的迷失。真正的重建,不仅需要引进新援,更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估体系,以及统一的建队哲学。